高中数学考试分析(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2024-05-10 05:19:58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本次检测是我市高一学生使用《课标》教材的第二次大规模考试,考查内容包括人教A版《课标》教材必修5和必修2的全部内容。在遵循《课标》、依据教材的基础上,以全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我市高一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设计试题,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都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同时,注重体现传统内容在新课程中的新要求,并保证新增内容的比例,使之对各校教学给出科学而公正的评价,对新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并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命题意图

 1.对全市高一新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便调整教学进度,规范教学行为,为新课程科学、有序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之健康的向前发展;

 2.对准确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

 3.发挥检测的查缺补漏的功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比例

 全卷由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部分构成。

 全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题型的分值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60:20:70

 ——难度系数比为: 易:中:难=7:2:1

 (二)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分布(见下表一)

 表一 高一数学试卷知识点分布与考查要求双向细目表

 说明:考虑到必修5内容在第一学段已经进行了考查,因此,此次考查的侧重点放在必修2的内容上,而由于必修5的内容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和重点内容,因此,按4:6来安排必修5与必修2在本次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如上表所示),应该是合理的。

  四、学生答题状况分析及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 从学生解答较好的题目中获得的结论

 学生解答较好的题目是:1、 2、4、5、6、13、14、17、18(题)。

 获得结论如下 (比照表一知识点分布细目表):

 1. 学生对新增内容掌握较好,如第1题三视图的内容;

 2. 学生对单一知识点的题目,直接运用公式、性质的题目,能够解答自如,如2、4、14。

 3. 对于基本的位置关系应用较为熟练,如17、18题。

 (二) 从学生失分率较高的题目中寻找原因,并提出教学建议

 学生失分率较高的题目是:7、10、12、16、21、22题。

 表二 学生答题典型错误分析一览表

 1.对于新信息理解困难;

 2.基础知识不过关

 要强化训练。

  五、教师的反思及其对今后命题的建议

 (一)教师对教学的反思

 1.现在和以后的教学还应该是面对大多数学生,讲授重点的和基础的内容,这是教学的根本,新教材讲授的难易程度和涉及的知识点要认真研究,结合学生接受能力确定教学的起点。

 2.今后在教学中注重过程,培养能力。

 (二)教师对今后命题的建议

 1.高一阶段能否按层次印两套试卷:一套是完成高中学业的结业性水平考试;一套为较高要求适应较高发展水平的试卷。

 2.紧扣教材,挖掘教材,继续重视“三基”、能力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察,在题目的创新上给与更多的关注。

 3.(1)由于高一进度受约束,根本没时间领学生进行专题训练、综合训练,导致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能力差。针对新高一学生考查的内容和方法,能否再基础些?(2)今后命题侧重基础,对于教学现在任务量太大,一学期讲两本书,根本没有复习巩固。

 4.试题的第二十二题非常好,既能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贴近高考。这样的题对我们今后教学也具有指领作用。

  六、本次考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建议与思考

 启示:

 1.继续夯实基础,准确理解“三基”的新内涵。对新增内容要重视,对要求变化的内容要重视,对过程要重视,在此基础上,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等的掌握,需要记忆的一定要记住,使知识形成网络和体系。

 2.关注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关键点、衔接点、思维的起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它是打好基础的前提;是灵活运用公式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与良好思维品质的途径。

 3.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做到理解、会用,把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和具体的解题技能、技巧结合起来,落到实处。

 4.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注重计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注重行为规范、书写习惯等的养成教育。

 建议:

 1.深入学习理解《课程标准》,选准定位。根据学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层次班级制订不同目标,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

 2.回归课本,注重基础,控制难度。知识概念一定要讲深讲透,通过小题、基础题辨明基本概念,把抓基础落在实处。要紧扣《课程标准》,克服老师内容取舍惯性大的问题。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3.提倡新的教学方式,抓住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设计合理的起点与落点,强化学生的参与度,每节课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例题讲解可采取题组教学,迈小步子,分散难点,各个击破。例题讲前要有学生思路探究(让学生从不同条件、不同思路、不同切入点、隐含条件的挖掘等方面打开思路),讲后要有学生反思。例题要注意变题,不要就题讲题,提高教学的效率。

 4.要科学安排有效练习,规范书写,认真批改,及时讲评,反馈矫正。注重学生反馈。

 5.用好资料。 一定要按新《课标》要求取舍内容,使用现成资料的学校,要进行资料的再加工。保证资料的质量。

 6.加强校本研究。要进一步深入进行《课标》、教材的研究,精心设计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思考:

 1.如何缓解课时紧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无时间复习/综合能力弱/教学方式无法真正得到转变)?

 2.学分制如何兑现?

 结合本次考试结果及教师们的建议,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调整,使今后的命题更臻完善。

1.基础知识薄弱

基础知识薄弱在成绩中下段的学生体现的淋漓尽致。试卷满分150分,考了145分,基础肯定没问题;若是低于90分,就要好好看看了。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要求掌握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和一些常用数据,概念模糊,公式、法则含混等。

对策:

把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使之烂熟于心,同时将课本后面的练习题弄懂弄通。

2.基本运算能力差

这个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如果初中时候计算能力一般,高一基本上也会受影响;同时和习惯有关,有的同学只要是计算题,就立刻拿出来计算器,噼里啪啦就把题算出来了,长此以往,导致计算能力低下。

对策:

想要加强运算能力,不是埋头在题海战术中,而是找到一些精妙的题目,多做,多总结,无论是解题方法还是运算方法都要掌握,这样才能熟能生巧,稳扎稳打。记住,尽量少用计算器!

3.逻辑推理能力差

同类型的题目做了又一遍,稍微换个问法或者做个变形就不会了!

对策:

只要肯用心总结解题技巧,从基础入手,多练习多总结,一点点地积累,多花点时间做

4.答题不规范

有些学生做题的时候,还没有读完,就把答案写出来了,正确率可想而知。

例如:分式写法不规范、通项和函数表达式书写不规范、

函数解析式书写正确但不注明定义域、

要求结果写成集合的不用集合表示、

集合的对象属性描述不准确。

对策:

做题时认真、细心!在练习的时候,把题目当成考试,做完后计算分数。这样,自己跟自己比,因为竞争心理,慢慢地你就被逼变得细心、规范了。

5.考前做题效率低

有一些同学看起来很勤奋,但是每次成绩都考不上去,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资质平平,但是还有一部分确实还是很聪明的。原因:不善于独立思考,并且错题不懂得总结。

对策:

平时养成总结、整理的好习惯。针对错题,建立数学错题本,写清错误原因和正确方法以及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6.做题速度上不去

每次考试都有一部分学生会说:其实这些题我都会,但是没时间。考试是公平的,给的时间也是合理的,考生并非没有时间,而是在前边的题上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原因就是做题速度上不去!

对策:

在大复习中攻克自己不会的题目,然后反复练习能够做题速度!填空选择和几道简单的大题,如果放在基础题做的比较多的同学手里会比其他同学省下十几分钟的时间,并且正确率很高,从而有较多的时间做后边大题。多练习把速度提上去。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